前言: 為了防治空氣汙染及避免傳染疾病擴散,口罩開始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地使用。但你知道最早的口罩長什麼樣子嗎?你知道口罩的出現與宗教儀式有關嗎?讓我們來回顧這些鮮為人知的口罩歷史吧! 口罩的起源: 在談口罩起源時必須先釐清口罩與面罩之不同。面罩主要是阻隔外界對臉部的視線,通常與信仰及文化有關,最早的出現紀錄已不可考,早在石器時代就已有類似的物品被發掘出土。但口罩與面罩不同,最主要的功能是阻隔口鼻與外界空氣的流通,其功能性是比較明確的,而這樣的東西何時出現在人類的歷史中?目前其實還有爭議。 最早使用口罩的紀錄,目前有兩派說法,一種是西元前六世紀的波斯帝國,由於波斯人信奉的拜火教覺得人的氣息是不潔的,所以在進行宗教儀式時臉要用布包住。從波斯拜火教古墓的浮雕上,可看到狀似祭師的人像臉上即戴有類似口罩的布巾;另一種說法是參考馬可波羅遊記,據書中記載:「在元朝宮殿裡,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其口鼻,俾其氣息,不觸飲食之物」。相比第一種說法,雖然後者晚了將近兩千年,但其使用方式較接近現代對於口罩的定義。因此若以馬可波羅遊記所記載之年代(西元1275年~1292年)算起,則口罩的歷史少說也有近800年了。 ![]() 口罩與傳染病 歐洲開始使用口罩的原因,據傳是因為早年醫療產業被民俗醫療所把持,醫師在救治病人之餘,為了避免遭到巫醫、密醫等的報復騷擾,只好用紗布遮住面目,以防被認出。所以嚴格說來,當時醫生戴的是面罩而非口罩,當然也與防治疾病毫無關係。 口罩正式在醫學界開始採用,是在認知到空氣中存在病菌之後。1861年,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(Pasteur,L.)透過實驗,確證空氣中存在會使物質腐敗的微生物。1897年,德國微生物學家弗魯格(Flugge,C.),經由實驗證明,醫護人員在手術中對著創口交談的行為可能引起傷口感染發炎。以此為基礎,德國外科學家米庫里茲(JanMikulicz Radecki),在同年1897年率先提出:醫務人員施行手術時,應戴上可遮住口鼻的消毒紗布口罩,又被稱為「米庫里茲氏口罩(Mikulicz’s mask)」,是西醫學史文獻中口罩出現的首例。從此「臉上戴著口罩」成了醫護人員的標準形像。 1918年,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流行性傳染病-西班牙大流感,從美國坎薩斯州為起點向歐洲傳播。從1918年3月到1919年底,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都遭到感染,全世界死亡人數估計約2千萬到1億人之間,單單西班牙一國就有八百萬人因流感死亡。疾病蔓延期間,人們都被強制性地佩戴口罩,無論醫療人員或是一般居民,人人都戴著白色的口罩。 ![]() 口罩與工業革命 在傳染病雖然減緩,但依舊不時帶給人類死亡威脅之際,從1767年瓦特發明蒸汽機所開領的工業革命除了帶來經濟繁榮,對環境帶來的傷害也逐漸超出容忍值。1943年,美國洛杉磯由於過量的汽車與工業廢氣,產生嚴重的煙霧汙染。而類似的工業空氣污染,最具代表性的是1952年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,該年的12月5日到12月10日,由於高氣壓壟罩,導致工業廢氣以及市民取暖用的煤炭排氣無法排散,產生了強酸性的嚴重濃霧,不僅影響視線,同時造成上萬人因此喪生。因此,英國政府於日後訂定了大氣公害法,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。 而工業發展造成的空氣汙染也直接導致了口罩應用領域的增廣。除了醫療產業,越來越多工業與食品業將口罩列為必要裝備,而各國政府也開始對口罩進行相關規範。 口罩近代發展 在傳染疾病與空氣汙染的雙重威脅下,口罩產業在20世紀蓬勃發展。最著名的應屬美國的3M公司,該公司自1967年開始設計與生產口罩,從最原始的紗布材質,到後來透過無紡布與過濾纖維材料的結合,開發出各種過濾等級與使用場合的口罩。另外1970年美國頒布的美國職業安全健康法以及美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局(OSHA)的設立,皆讓口罩的必要性與檢驗標準高度發展。而在太平洋另一端的日本,則因國民衛生水準高,同時許多人飽受花粉症之苦,造成戴口罩出門漸漸成為常態。因此口罩的市場需求與功能多樣性連年成長,並外銷至整個東亞地區,成為推動口罩產業升級的一股重要勢力。 到了21世紀,口罩產業持續穩定成長。在2002~2003的SARS(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)流行期間,整個疫區口罩一罩難求!在民眾對疫情恐懼的心理下,口罩彷彿成了救命仙丹,大家搶著購入囤積,也成就了口罩產業的歷史高峰。而後中國的霾害問題日益嚴重,除了中國地區常常煙霧迷漫,也波及鄰近國家,從北方的南韓、日本,到我們台灣,再到更南方的菲律賓,甚至是跨個太平洋的加州都無一倖免!在這些國家中,特別是中國,對口罩的需求日益升高,導致中國的口罩銷量近年來都以倍數成長,也讓口罩廠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成為世界各國覬覦的新戰場。 除了口罩的功能性,近年來口罩的外型設計愈益受到重視。隨著公眾人物常以口罩樣貌示人,年輕族群戴口罩不再只是為了防疫或空汙,而是一種流行風格。甚至韓國還出現了以口罩造型為主角的戲劇,颳起了一陣仿效的口罩旋風。而具有設計感的口罩,價格也不再親民,動輒數百元台幣的售價預告了「口罩精品化」的時代正悄悄來臨。 結語 口罩,就如同帽子、手套一樣,都是人類史上重要的貼身物品。可以預見在傳染病與空氣汙染的威脅短期內不會消失的情況下,口罩絕對還有無限的發展空間。且看走過漫長歲月的口罩,未來還能以什麼新樣貌出現在你我身旁吧!
2 Comments
|
Moonana與您分享的快樂,勝過獨自擁有。這句話在說的應該就是知識吧:) 文章列表 / Archives
May 2016
分類 / Categories |